《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分別以不同時代的人的旅途見聞來鋪陳整個亞洲交流網路活絡興盛的景象,說到亞洲,我心裡的狹隘判定大抵是以中國周邊的國家為主,頂多南至東南亞諸國,但是作者Stewart Gordon透過旅人描繪出的亞洲盛況除了我相對熟悉的唐朝至明清社會,更多的透露出阿拉伯、中亞的遊牧民族文化、伊斯蘭文化、東南亞諸國的社會經濟結構。選擇的歷史人物包含僧侶、商人、醫生、外交官、口譯、政治領袖等等,或許他們並非易在歷史課本上知曉的名人,但在他們的時代,都很努力地活下去,靠著個人才情、時代變遷、受賞識的機運活躍在許多地方,見識到一般人無法獲得的寶貴人生經歷。
這本書的介紹裡面,我唯一知道的人是玄奘,其他牽涉較多中亞或伊斯蘭文化的歷史人物我都是因為本作才第一次認識。Stewart Gordon在序文裡談及他寫作本書的動機,有一回他和記者朋友聊天,詢問朋友對中世紀有何認識?對方的回答在他預想之內:「城堡、騎士、女人頭上頂著圓錐型的帽子」,我看到這一段,心裡也狂點頭,暗自附和著「沒錯!沒錯!我也是會想到這些偏西方的歷史文化。」但把目光放到亞洲,腦袋忽然一片空白,無法想像那時候的亞洲會是怎麼樣的景況?雖然念書時讀的中國和部份東亞國家文化知識還殘留在腦袋裡,但怎麼樣也不會把它們跟「中世紀」連結在一起,或許對我而言,「中世紀」一詞就是跟著西方歷史知識一起常駐在我腦海裡的存在吧。
作者筆下的人物,旅途相對順遂者除了個人才華能夠被在上位者賞識以外,還有地緣政治的狀態剛好能夠讓他們在大時代裡覓得一個自己可以發揮才能、實踐夢想的機會,例如玄奘在前往印度的路上遇到很多國王皆信佛,原因是那些國家的國王正為了設法讓國民可以超越語言、族群建立起忠誠心而傷腦筋,當時被許多國民接受的佛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因此國王們也都欣然信仰佛教,而宗教與政治的密切連結又進一步帶動王侯貴族或商賈人士樂於捐贈財物給寺院,或者贊助佛教僧侶遠行到國外學習佛教。
或者伊本.巴杜達,藉由自己豐富的旅遊經驗,將各國見聞轉述給不同的國王聽,滿足這些對鄰近國家的發展情況極度好奇的國王,令他們能在施行內政或外交政策上作為參考,而伊本.巴杜達亦能從中牟利,獲取受到重用的機會。又如巴卑爾充分活用自己的血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和超越許多地域和國家,在今中亞和土耳其地區廣為被認同的榮譽制度,透過血與鹽建立起忠誠於他的人們,繼而讓自己能享有國王之位的權勢。另有正好搭上明代熱衷下西洋的風潮,由於精通許多語言而被聘用的翻譯人員馬歡,藉此機緣獲得探訪各國文化、豐富人生的經驗。
藉由賜予袍服來建立起政治結盟關係的潛規則讓我感到很新奇,不僅僅是這套制度不僅盛行於中國古代王朝對待鄰近其他國家,伊斯蘭文化為主的中亞等國家、氏族或部落結盟時,也常透過袍服的施與受來傳達雙方之間那心照不宣的結盟默契。中亞歷史的變化好像滿複雜的,而且我也不曾系統性的學過那一帶的歷史變遷,旅途經過的國家名稱、那些國家的政經變化我看了之後,也無法全盤理解他們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但作者敘述部份氏族或部落與較大國家的結盟時,我感覺到的是他們可能習慣或滿足僅止於此的社會結構,並未想進一步發展成國家,但也很清楚周遭政治情勢變幻莫測,若不未雨綢繆做出應變措施,遭到外敵侵略時恐怕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抵禦,因此需要跟擁有較強大勢力的政治勢力結盟。
伊本.法德蘭或許會注意到當地與阿拉伯沙漠地帶的相似之處。雖說阿拉伯很熱,歐亞草原很冷,但若要在兩地的稀少人煙與不毛生態中存活下來,同樣都需要格外出色的技巧與兼任。這兩個地區都有以牲口為基礎的經濟,以及以血緣為根據的氏族結構。人們必須從小就懂得騎術、狩獵與戰爭。對於草場、水源的爭奪,以及因血仇而起的戰爭都相當見。阿拉伯的牧民也跟歐亞草原牧民一樣,和綠洲城鎮以及定居農民關係緊張。他們都需要城鎮供應鐵、衣物與食物。城鎮則需要遊牧民族養的動物來拉車與提供肉品。各個城鎮也會將放牧的動物毛皮製成毛毯和布料。只是雙方雖然如此互相依賴,但在阿拉伯與歐亞草原上,遊牧民族與城鎮之間仍然經常發生戰爭。
——Stewart Gordon《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頁五一至五二
這一段話特別印象深刻,腦海裡鮮明的浮現《姊嫁物語》裡哈刺魯一方和阿傑爾一方的漫畫橋段,哈刺魯的家族正是定居城鎮的居民,而阿傑爾則率領族人過著遊牧生活,是必須為草場、水源多方協商而傷神的族長,而且由於政治結盟的需求,過去曾陸續送出姊妹和其他氏族聯姻。而上一任族長為了奪取城鎮資源壯大自家的勢力,也曾向城鎮發動戰爭,令愛米爾在娘家與婆家之間左右為難。
其他華人社群似乎與朝廷保持緊密的關係,還會派遣使團進貢,如麻六甲。華商也在某些島嶼上定居,與當地女子結婚,他們也多半融入了當地社會。總而言之,朝廷裡普遍認為某些生活在東南亞的華人仍舊與中國有關,所以中國才會叫「中央之國」。
—Stewart Gordon《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頁一九零至一九一
這段敘述好有既視感,總覺得直到今天也很常見這種狀態呢。如果當事人想當中國人也罷了。如果當事人根本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硬要把對方當中國人,強行套近乎來維繫關係的手段也太尷尬,也很不尊重早已移民到其他國家、在海外落地生根多年的人了。另外,馬歡的章節提及明代不再推行下西洋活動後,把過去航海的相關紀錄銷毀大半這一點,現在似乎也很常見到相近的狀況,雖然是同樣那塊土地,可明明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政權,為何政府行事作風讓人感到如此的一脈相承呢?
另一位印象深刻的是葡萄牙藥商托梅.皮萊資,在航向中國時,基於宗教與種族分群的簡單世界觀為他和夥伴的中國行帶來滅頂之災。讀到作者敘述托梅.皮萊資認為可輕易征服中國時,我想著托梅.皮萊資和歷代中國主政者都自負是最優秀的人,身懷其他族群或國家的人理應都臣服於自家政權的觀念。我很好奇如果同樣讓這兩個自我中心思想的代表對決,會是誰勝誰負呢?托梅.皮萊資在此役落敗,畢竟他和其他船員在人家的地盤上,寡不敵眾是可以想像到的結果。
《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翻轉了亞洲史的印象。雖然由早已將歷史課本的內容忘得七零八落的我來講可能有點欠缺說服力,但以前念書時,中國興衰史在亞洲史裡佔絕大部份,偶爾會提及跟歷代中國互動的其他國家,印象中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價值觀都是要其他族群臣服於歷代中國當政者,總之就是視中國以外的族群皆為矮自己一等的存在。而且多半從制度變化、重大歷史事件引導學生理解歷史,鮮少能夠窺見市井間一般民眾的生活與其他族群交流的面向。本作稍微彌補了這一塊,尤其伊斯蘭文化和中亞、東南亞的穆斯林之活躍可窺見這份連結貿易、宗教、政治、醫療、學術的亞洲網路一角,中亞和印度等區域亦有著屬於他們的政治角力和歷史,讓我獲益良多,感覺得出即使每位冒險旅人並非全都出身良好,但依然憑藉自身才華與膽識在外闖蕩,讓自己獲得豐富難得的人生體驗。如果只是單純好奇古人怎麼營生,在艱困的局勢開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的話,讀這本書相信也會很有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