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空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空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近藤麻理惠《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給我的印象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二集與《麻理惠的整理魔法:108項技巧全圖解》的豪華合輯精裝版」,相信有讀過這三本書的讀者,對麻理惠在本作談及的許多整理案例、價值觀分享肯定不陌生,但也有少許麻理惠隨著人生展開新階段,在日常生活裡進行許多相對應的調整後,逐漸洗鍊出的全新意念和行動。儘管泰半是熟悉的內容,但我很高興能透過這本書再次複習麻理惠的信念,那些真摯純粹的想法就像一束光,照亮我滿是塵埃的內心,提醒我該好好擦拭忽略許久、未能好好照顧的自己與周遭環境。

  文字佐以優雅大氣的居家室內照片,閱讀期間格外感到一股乾淨清爽的氣息,看著那些美麗的居家照片,會牽動與強化我想要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地憑藉自身力量創造出屬於自己夢想中的居家環境乃至整個人生,看著看著就能感受到一股清澈明亮的力量。我很喜歡書中出現的居家場景,搭配麻理惠的文字,能夠深深沉浸在那份費心建構與妝點而成的美好安靜環境裡,體悟得到麻理惠追求整理奧義的目標並非極簡或斷捨離,而是將美麗的事物、能夠令自己深受動容的事物、能夠滋養自己的靈魂、令她和家人休憩後打起精神迎接每日任務的事物,並將他們佈置成和諧喜悅的家園。這也是我想要實踐達成的夢想之一。

2022年2月2日 星期三

近藤麻理惠、Scott Sonenshein《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

  數年前看過近藤麻理惠以及其他類似概念的著作後,我發憤整理了房間,讓房間的總物品量都能妥善收拾在櫃子裡,至少在視覺上看起來整潔乾淨,不會有物品外溢、必須犧牲走道或桌面來放置擺不下物品的情況。然而,隨著我這些年購買的書籍(佔最大宗的物品)累積得愈來愈多,房間狀態又漸漸回到當初了。走道上一落落疊著的書本、桌面上有書堆兩座佔去一半的空間、床鋪上也放了很多書。

  「將平面空間想像成滑滑的狀態。如果它像冰一般滑溜溜的傾斜幾度角,任何東西都無法在上面待太久;我們還是可以在上面做自己的事,但事情結束後,凡是駐留的東西都會溜到檯面下去。」——以前在《簡樸生活的實踐》筆記下來的這段話,成功實踐的日子實在太短了。眼看著再多下去就要把房間淹沒的書,我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為了再次強化自己整頓物品的意志,今年找了《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來讀,希望能刺激一下自己打掃房間的動力。

2018年7月14日 星期六

志銘與狸貓《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被貓咪包圍的日子》

  固定追蹤「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志銘與狸貓」兩個Youtube頻道好一段時間,看著可愛又有活力的貓貓,覺得被治癒了出於對阿瑪與後宮們的興趣,我找了《被貓咪包圍的日子》一書來讀,想看更多萌貓的照片,也想更瞭解七貓們各自的貓生歷程。其實看影片就知道貓咪們性情迥異,多貓家庭相處起來想必經歷不少磨合期,奴才們也調整過好幾次生活方式,例如:辦公室就是Socles的獨立套房、浣腸的餐具從碗變成淺盤。

  我很想選出後宮裡,我最愛的貓,可是我選不出來。在我眼中,每一隻貓都有自己的萌點。阿瑪與三腳很霸氣、很威嚴,感覺眾貓們不敢隨意在牠們面前造次;嚕嚕看上去神氣昂揚,但其實很愛撒嬌、追求人類的陪伴;招弟眼神很柔婉,有一種勾人的嫵媚,相對後宮其他貓似乎比較內斂沈穩;柚子眼神純粹乾淨,常常好玩愛鬧地貓來瘋,孩子心性;浣腸的膽量似乎日漸壯大,融入後宮氣氛並學會反擊,順便學會欺負招弟;Socles有點像青春期少女,敏感又細膩的心思,讓牠無法輕易卸下警戒。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近藤麻理惠《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

  《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是匯整、濃縮近藤麻理惠整理信念的作品,裡面刊載許多繽紛鮮明的彩圖,呈現出一幅幅溫暖、柔和、舒適的居家景象,即使不讀文字,光看這些照片也能讓我有一種怦然心動的幸福感。文字內容也增添了一些近藤麻理惠對於「整理」與「怦然心動」意義的感觸,其中三段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是麻理惠主張每天都要清洗床單、枕頭套,以讓自己每天就寢時都能享有彷彿飯店房間的尊榮;二是麻理惠主張要擦拭鞋子、鞋底;三是麻理惠自言首次遇到一見鍾情、渴望擁有一輩子的〈愛麗絲夢遊記〉畫作經歷。

  「每天洗床單」觀點幾年前第一次看到時,我實在難以接受,無論是日常時間的侷促、用水問題,我都覺得做到每天洗床單這個地步太誇張,也質疑其必要性,直到不久前,我才忽然稍稍理解每天洗床單的想法。去年夏天,臺灣高溫熱到我快起肖,我自己在家很少開一整天的冷氣(吹太久頭會痛),頂多晚上睡覺前設定兩、三小時的冷氣,讓自己能在舒適一點的狀態下入睡,然後依靠電風扇度過每個晚上。沒有冷氣,房間空氣終究會變得炙熱黏膩,早上起來,背部和床鋪都一片溼熱,很不舒服,總覺得室內瀰漫著一股酸臭汗味,床單沾黏的汗水乾了以後,仍有一股餘味。姑且不去考慮是否執行這件事的問題,但我在那時候第一次湧現「如果是夏天的話,每天洗床單似乎很合理」的念頭,對汗臭味置之不理,時間一久,就會黏著在布料上,洗多少次都感覺得到餘味。其他季節,我個人傾向一週或兩週清洗一次的頻率。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Etgar Keret《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

  閱讀《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的過程中,心裡有點後悔:「應該先選Etgar Keret的小說作品來讀,這樣讀他以生活經歷所寫的散文時,或許能有更深厚的體會」。本作收錄Etgar Keret從兒子出生到父親過世的七年生活,每篇文章都不長,無需花費太長時間就能讀完這本書。在這些文章裡,可以窺見以色列的政治情勢、社會文化,還有不時籠罩著的戰爭陰影,但在作者充滿幽默的想像力下,讓恐怖的黑暗不那麼濃郁,而能在那裡找到一線光亮,那是在殘酷現實裡試圖讓自己與孩子的目光仍有純粹溫柔的努力,也是渴求未來美好的祈禱。無論是生活在隨時與戰亂、恐怖攻擊相鄰的國家,或者是能在這種環境下保有對人生的達觀,奇思妙想解讀眼前的生活,都是我無法想像的事情。

  〈電話問答〉、〈非真心簽書〉讓我一邊讀,一邊想「作者腦袋裡都裝些什麼啊?竟然想得出這些主意?」對這兩篇文章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是我也經常接到推銷電話,也有拿著書本給作家簽名的經歷,所以當我看到這兩篇文章時,很自然地想知道如果是別人會怎麼做。作者對電話另一頭陌生人設身處地的想像與充滿耐心的委婉拒絕演出令我驚嘆不已,若是我的話,至多不情不願地撐一會兒工夫,就要試圖用冷淡不失禮貌的態度拒絕對方的下一句問話了吧。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血觀音》

  心裡湧現對《血觀音》的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來自於這一系列影評的精彩分析,二是金馬獎《血觀音》團隊成員先後上台領獎時滿心歡喜的驕傲神情,包括惠英紅、文淇、楊雅喆及幕後工作人員,那是為了自己的專業、自己傾注一切心血獲得認可時,真心感到榮耀及相信自己名符其實的自信。於是,我開始期待能坐在電影院裡,觀賞這一齣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成績引以為傲的電影。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恩田陸《尤金尼亞之謎》:祭典沒有被遺忘

  第一次閱讀本作是在學生時期,當時的我對書沒有什麼特別的概念,只是突然對小說萌生興趣,不斷地從圖書館借閱自己覺得可能有趣的書本,盡可能地看完,在這種囫圇吞棗的心態下看完一些日本文學。《尤金尼亞之謎》在那時候的我來看,是個猶如流水或深海一樣的幻想空間,悠緩地感受他們的心靈,涼意沁入皮膚,兼之採訪與被採訪的模式,稍微有些旅情文學的氣氛,是個奇妙又充滿神秘感的故事。數年後的現在,雖然最後的結論沒變,但閱讀期間帶給我的感受與想像卻不相同,這次我總覺得自己走在籠罩著霧氣的森林裡。

  《尤金尼亞之謎》是由毒殺案件周邊各式各樣人物的精神狀態暈染成的幻想空間,在現實的基調上融入他們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但受限於立場導致的狹隘觀察、記憶的錯綜複雜與時間流逝後的朦朧,那些記憶裡的形象在許多共通之處亦有些微差異,時間剝落某些記憶的詳實,又深入挖掘出內心的糾葛,鎔鑄成彷彿異世界的幻想空間。隨著每個人物吐露出眼中的世界,一方面更完整了事件的形體,一方面帶來更多未知的可能性,森林裡的路四面八方且無止盡的延伸出去,霧氣時而濃厚、時而薄弱,一瞬間以為自己能看得清楚些,轉眼間視線又模糊了起來,愈發的無法掌握事件的面貌、當事人的真心,也像是踩踏在水面上,不穩定的氣場,隨時有跌入深沉流水的不安。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北原みのり《毒婦:木嶋佳苗的百日審判旁聽記》

  「毒婦是雙刃劍。有性魅力的女人受人疼愛,沒有性魅力的女人不被當成女人看待。賣性,用性魅力利用男人的女人,受到毫不留情的詆毀,激烈的痛恨。女人,被要求要有毒婦般的魅力,卻又被告誡不能成為毒婦。這種事情,我透過佳苗的審判感觸良深。」——《毒婦:木嶋佳苗的百日審判旁聽記》頁一九九。

  這段話是高寶從為數眾多的佳苗書籍裡選擇出版這一本法庭旁聽記的原因,也是我當初受到吸引,買下閱讀的原因。北原みのり觀察佳苗的舉動、受到佳苗話語影響而備受震懾的法庭氛圍、深受佳苗吸引特意前來的旁聽者、厭惡佳苗行為作風的人,北原並不是法律專家,她的觀察或許不完全準確,但她在不斷地思索「為什麼」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讓作為生理女性的我有所共鳴的感想。

  異性戀愛從交往到結婚,會有許多事情浮上水面,家務分工、財務管理、生養兒女、性生活、孝順父母⋯⋯這些都是極端現實且直接與每個人價值觀相連的事情,但我有時候覺得這些事情會被戀愛氣氛的粉紅泡泡美化成一種幸福的樣貌,然後等到承擔這些工作量的女性不堪負荷時,才注意到這些事情是一種「以愛為名的剝削」,開始與伴侶爭執這些事情公平與否,主動或被動地逐一放棄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沉重,開始思考這些事情到底是怎麼來的?這一切到底怎麼回事?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島田莊司《斜屋犯罪》

  剛開始讀《斜屋犯罪(斜屋敷の犯罪)》,我不太提得起幹勁,除了前言「修法爾的宮殿」和濱本幸三郎苦心建造的「流冰館」與各式人偶蒐藏散發出一股獵奇氛圍吸引我的注意以外,角色們暗潮洶湧的糾紛看得我有點頭痛,我討厭商場上這種複雜、虛矯的人際關係,所以一開始不太喜歡他們的互動,我覺得他們明明是來渡假,但費盡心思討好濱本父女的行為就像是專程來北海道加班一樣,表面上言不由衷地說一些讚美之詞,私底下又盡情抱怨對方透過財富創造出階級差異的傲慢態度,感覺好累喔。其中英子與久美的對立氣氛是最讓我不能理解的,出生富裕的英子是真正的天之驕女,我不明白她為什麼把出身平凡、甘願成為老頭情婦的久美視為對手?

  然而,故事發展到後期,案件推理發展到一定成果後,我開始真心的覺得好看,能由衷地投入故事,跟著玩凶手推理遊戲,不過挑戰失敗了XD我稍微懷疑過某個角色,雖然真相大白時,證實那個懷疑無誤,不過並非經過什麼理智邏輯的思考得出的懷疑,只是作者安排那個人帶著警察一起行動時,作出了有些多餘、像是證明自己擁有不在場證明的舉動,我心裡才湧現「該不會這個人就是凶手吧⋯⋯」的念頭。

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樫木祐人《妖精森林的小不點》1—3

  《妖精森林的小不點(ハクメイとミコチ)》第一集、第二集剛出版時,我在書店架上看到書名,覺得好像很有趣,就抽出來看,立刻驚為天人:「哇!封面也太可愛了吧!」當下就猶豫著要不要買回家看,考慮了一個晚上,隔天還是去書店把兩本漫畫都帶回家了XD《妖精森林的小不點》完全正中我的好球帶,整個故事漫溢著可愛、童話、療癒、奇幻、萌感的氛圍,我喜歡白明、御子地居住森林的閑靜,也喜歡她們在城鎮上逛街串門子的熱鬧繁華。樫木祐人一筆一劃描繪出她們生活的世界,圓萌嬌小的少女妖精們住在樹洞、動物骨頭、蛋殼裡;昆蟲是搬運大型傢俱的好幫手;用柿子葉架出帳篷;許多毛茸茸的動物和妖精們一起生活的畫面,演繹出可愛到炸的童話國度啊!

  本作主角為擅長料理與家務整理的御子地和開朗認真的工匠師傅白明,御子地的烹調的美味飲食、白明高強的求生本領都是我更愛這個故事的原因。御子地煮的菜看起來好好吃喔(垂涎三尺)!就連採購食材的逛街情節也畫得充滿樂趣,讓人感受到用心對待生活,就能讓生活洋溢著情趣,也能提高生活品質。這部漫畫在半夜看實在是太殘酷了!作者不僅飲食,甚至建築物、衣服都描繪得詳細精緻,手製甜點與茶飲、手工香皂、禮品包裝、布料辨識、服裝製作、染布、釀酒這些專業技術都被畫得超有魅力,看著看著就會讓人想跳學習新手藝的坑。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松本清張《火之路》

  《火之路》故事由奈良的酒船石為開場,牽繫起歷史學者高須通子與攝影師坂根要助相識的緣份,爾後在捐血救助保險業務員海津信六後,有進一步的書信交流。本作劇情架構敘事分為高須通子、坂根要助兩線,高須通子作為歷史研究者在學術界活動,也為了尋求論文迴響私下接觸海津信六;坂根要助則以攝影師身份在各處工作,意外窺見了海津信六不為人知的生命一角。兩人均在各自活動領域中,察覺某些疑點,拼圖似的逐步湊起海津信六隱藏在黑暗中的秘密。

  松本清張在《火之路》裡融入自己對古代史豐厚的研究成果,姑且不管他藉由高須通子道出的「酒船石」、「益田岩船」的伊朗淵源假設將來能否被證實,書中通子撰寫出來的論文及學說假設就讓我看得十分過癮,享受了一段歷史推理的神秘氛圍,更加佩服松本清張的文字運用功力之深厚、歷史研究調查之嚴謹。本作不僅是依序剝除海津信六的生命謎團,更是為了導引出學術界背後的派閥鬥爭,推理的目的不純粹只為解謎,是為了瞭解更深入而錯綜複雜的原因,追究何以他們的人生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必經之路。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Francine Jay《簡樸生活的實踐:從丟東西開始的豐富人生》

  極少消費者要努力成為蝴蝶,盡可能活得輕盈、優雅,而且美麗。我們想要帶著輕便的行囊走完人生旅程,不讓多餘的物品成為負擔,把地球及其資源完整無缺地留下來。——節錄自頁二七七。

  我的清雜物之旅直到今天都還是現在進行式,為了不要忘記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我偶爾還是會找一些其他清雜物專家的著作來看,以求達到在不同面向刺激自己,學會整理物品、分清先後順序與捨棄,建立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簡樸生活的實踐》(The Joy of Less:A minimalist Guide to Declutter, Organize, and Simplify)在這一點上只有少部分能滿足我,大部份的觀點早在先前近藤麻理惠與Phyllis的著作中讀過,例如:內圈外圈、一進一出在Phyllis的《零雜物》與部落格文章中都出現過。

  Francine Jay的文字風格輕鬆、新鮮、活潑,感受得到西方和東方作者在思考與表達方式的不一樣,但在主題陳述上稍嫌冗贅。她的確是依照類別來寫作,根據空間、物品的差異有些微調整,整理的方法也要變更,但在最後的主題,也就是「人面對物品的態度」,在每一個子題目的整理結束後,總不忘換句話說相差不遠的結論,加上美國和台灣無論氣候、居家環境的諸多不同造就生活方式的不同,作者在舉例時提到的物品能讓我有所共鳴的較少(哪個台灣人家裡會有除雪機?),導致我看到後來有點煩躁。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邱常婷《怪物之鄉》

  《怪物之鄉》甫出版我就買回家,我直覺它散發出好看的氣場XD輯一、輯二我都蠻喜歡的,邱常婷的文字豐麗而沉厚,構築出兼具泥土氣味與幻想色彩的故事,田野調查的工作之確實使得背景並非空架子,而真正的支撐起這個描繪在台東太麻里發生的奇特故事,感覺得出根植於土地的重量與力量。

  〈尋金記〉、〈貨車男孩〉、〈八月的雪〉收錄於輯一,這三篇故事讓我覺得自己彷彿穿梭在無止盡濃霧的森林裡,也像是走在看不到盡頭的夢境,但其實主角們很清楚自己是身在現實生活,只是孩童純稚的目光裡揉合了涼薄現實、在地神異、山野奇魅、原始住民、遠古傳奇,融合成童年時光中一段幽微深邃的記憶。隨著逐漸長大,一概細節轉為破碎、消逝,化為腦海深處悠遠飄緲的回憶,只餘最具鮮豔野麗的那一幕幕。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Lynn Hunt《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

  「家庭羅曼史」是佛洛伊德指稱神經官能患者幻想希望逃離自己鄙視的親生父母,而由某些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取代,作為對原生家庭的復仇;而Lynn Hunt將「家庭羅曼史」由個人心理層次上升到集體無意識,以此為主旨構成法國大革命政治理念的家庭秩序想像。Lynn Hunt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The Family Roma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裡運用各種小說、繪畫、版畫、報章雜誌等等文化藝術產物,以家庭成員定位的變化試圖分析法國民眾潛意識對於王權隕落後,社會秩序重組與公共資源的重新分配的渴求與焦慮。對專制暴虐王權的不滿促使革命的產生,拉下了王族,繼而建立起對個人自由的信仰,但對家與國的疑慮同樣伴隨而來。

  故事從路易十六命喪斷頭台那一刻拉開序幕,前法王之死象徵著破舊除新的儀式,但民眾高興的同時也潛藏著不安與恐懼,昔日家國合一、君主亦父的政治秩序關係讓眾人無法免除「弒父」的惶恐,我想這也是因為他們破壞了長久存續的政治制度,不確定接下來該往何處去,只能在焦慮中試圖想像與建立「無父」與其權威不再的新社會秩序,探討新的關係可以航行至哪裡,這亦激發新的社會能量。作者依次檢視了當時人們對每個家庭成員的價值辯證,剖析他們在政治上的集體無意識。當這樣的想像在藝術創作中傳達出新的價值觀與信仰,隨著時間流逝,不斷的對這樣的假定進行設想,逐漸積累成足以搖撼舊制度與舊觀念的力量,因為原本以為到死都只能走的這一條路已開拓出其他的各種可能,相信有更多路可走的期待凝聚成強烈的社會氛圍,成為擊垮王權體制的力量。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大塚茱麗《閣樓裡的佛》:吟唱遷移之歌的「我們」

  二十世紀初期,日本出身貧困的女子為了尋求更美好而穩定的經濟生活,透過交換相片與早一步前往美國工作的日本男子相親,繼而成為「相片新娘」。然而,直到這上百位的新娘漂洋過海來到異鄉,才驚覺結婚對象的容貌、年紀、財力與當初的說法大相徑庭,下船沒多久就被強迫侵佔身體,幾天內,就得開始在農場、牧場幹苦工,男人在異國被剝削,然後男人們又找了一無所知的女子、透過婚姻合理的要求她們處在被異國社會、被制度、被家庭、被丈夫剝削的立場,她們只能在日復一日的艱苦絕望中期盼給孩子們更好的未來。

  《閣樓裡的佛》以女性立場發聲,描繪出她們期盼脫貧的希望、抵達美國後的幻滅、只能拼命工作以證明自己價值的努力、與不滿意的男人共組家庭的無奈、養兒育女,在種族、性別歧視的異鄉刻苦求生,只盼望多年來的努力能換來苦盡甘來的那一天。只是個人的努力卻抵不過國家層級的壓迫,美日關係的惡化讓她們更加被疑心看待,最後不得不拋下好不容易累積的家業與社區關係,流離失所。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の超整理術》

       很早以前就知道佐藤可士和,最近又看到這個名字,決定把他的著作找來讀。佐藤可士和在廣告、設計業界作品豐碩,闡述他如何使用「整理術」進行工作,這部分的論點基本上跟過去讀到的書沒太多差異,就是「透過整理分辨優先順序,透過捨棄讓思慮澄澈」。也許究其根本,整理術最終都會走到同一個方向吧。

  佐藤可士和談論「空間」、「資訊」、「思考」三方面的整理術。空間整理是入門篇,是用身體而非大腦感受,學習分辨優先順序,比較容易抓住訣竅;資訊整理是學習掌握資訊的因果關係並予以連接,並由此導入觀點;思考整理是資訊進階篇,要不斷進行問診,將難以用文字、影像表達的概念可視化,迫近核心。一開始可能會很困難,因為這是一場與自身「不安」及「暫且」的戰鬥。

  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主要兩點:一、包包整理的真正意義;二、整理是為了追求本質的純粹與內心的理想。其實以前也讀過相同的觀念,但經歷不同的人敘述起各自不同的經驗,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新鮮感,產生「啊啊——原來還可以這樣運用啊」的感動。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林黛羚《從斷捨離出發,打造你的新家感!》

  在網路書店看到林黛羚新作的宣傳,立刻點擊進去,看了文案介紹和目錄,馬上決定買下來讀。以前曾經買過幾本林黛羚小姐的著作,裡面的每一個住宅案例都有讓我嚮往之處,覺得能夠這樣建造、佈置自己的居家環境,每一間屋子都能感受到主人的用心。感覺住在裡面好幸福啊。

  這次的新作《從斷捨離出發,打造你的新家感!》以「斷捨離」為主題,提供了許多案例分享,本來我就對這個主題感興趣,買回家後迫不及待的讀完。書的最前面有幾張彩頁,分別是有定期保養、修整的美麗房屋與缺乏保養導致必癌、管線移位等房屋,也有任由雜物堆放的照片。      

  我最喜歡封面的那張照片,廚房+餐廳的格局,光亮明淨,廚櫃設置潔白典雅,木椅旁邊的沙發椅讓人覺得很舒服。總之,是個讓我覺得很美的裝潢。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島田裕巳《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想瞭解如何避免繁文縟節的喪葬儀式,同時也能完善的處理好「死亡」這件事。我對安葬在哪裡的墓地,或是骨灰放在哪個靈骨塔這些事情沒有非要不可的執念,只覺得很麻煩而已。因為不考慮結婚,所以也不期待會有子嗣來祭拜自己。

  本書的內容包括:介紹日本葬禮為何很花錢的歷史、葬禮上遺族的糾紛、自然葬、零葬的概念。作者是日本人,墓葬制度不可能完全對應,但把這部分當作日本墓葬史來閱讀的話也挺有趣的。就我而言,最受用的部分主要是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即使制度不一樣,遺族糾紛這一點卻相同。

  人對於怎麼處理遺體會隨著時代而改變想法,古代日本基本上是「家族組成村莊」的社會結構,那時是依靠村莊的力量來打點喪禮,也不會那麼隆重,因為是鄰里互相協助,所以不花錢。但後來將喪葬儀式視為商業市場後,葬禮反而愈來愈昂貴,考慮到世人的眼光,或者基於愛面子的心態,有不少人選擇氣派的儀式與高級墓地,也有些人為了買戒名而砸下大筆金錢。結果到頭來,只是變成業者、寺廟的搖錢樹。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Ada林珮玲《整理,讓我脫胎換骨》

  初次知道Ada,是從「筆記女王」系列著作得知,當時對她那麼熱衷於筆記,且筆記運用技術爐火純青感到驚訝,她的第三本著作有附自行設計的手帳,雖然有買下,不過用了一段時間,覺得不適合當時的我,就暫時棄置不用,也許哪天我的生活型態有所轉變,我可能就會重新使用吧。

  讀過近藤麻理惠、Phyllis的著作後,再讀Ada的新作《整理,讓我脫胎換骨》,裡面不乏一些早已熟悉的理念或整理做法,再讀到就缺少新鮮感,但相較於近藤麻理惠、Phyllis的建議均較為著重在居家空間,Ada的建議多數是用於辦公室一類的工作空間。性質稍微不同,所以就結果而言,我還是有得到一些收穫。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追尋幸福的起點

  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主張以整理自己的物品檢視往昔自身的歷史,心動就留下,不心動就捨棄,從而洗滌自己的生命,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讀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實踐篇・解惑篇》、《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後,覺得麻理惠實在太可愛了!我認為近藤麻理惠理念最大的魅力有三項:

1. 能完全站在物品的立場思考。
2. 承認自己不可能愛那麼多東西,所以希望至少能做到珍惜身邊的物品。
3. 整理物品,就是面對自己。愛惜物品,物品也會愛惜著你,想讓你幸福。

  我覺得她的同理心強大到可以完全站在物品的立場,設想它們的心情。《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以下兩個例子可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