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平面空間想像成滑滑的狀態。如果它像冰一般滑溜溜的傾斜幾度角,任何東西都無法在上面待太久;我們還是可以在上面做自己的事,但事情結束後,凡是駐留的東西都會溜到檯面下去。」——以前在《簡樸生活的實踐》筆記下來的這段話,成功實踐的日子實在太短了。眼看著再多下去就要把房間淹沒的書,我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為了再次強化自己整頓物品的意志,今年找了《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來讀,希望能刺激一下自己打掃房間的動力。
近藤麻理惠負責第一章至第三章實體物品層面的整理心法,以及第十一章分享自己從事整理工作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與觀察丈夫川原卓巳(本書譯作河原尚武)的工作方式。近期購入了川原卓巳的著作《我要的新人生》,屆時或許可以稍微對照看看。另一位作者Scott Sonenshein負責其他篇章,分享工作上各個環節包括數位資料、時間、決策、人脈、會議、團隊⋯⋯等等的整理心法。
麻理惠分享的整理物品內容大致上跟前面幾本著作相同,辦公室文件首先分為「待辦文件」、「必須存留的文件」、「想留下來的文件」,接著再依照「每一張紙都要分類」的原則區分類別,並採取「直立收納文件」,然後將待辦文件放在專用文件盒裡。麻理惠的文字散發出一種清淡而溫和的整理熱忱,條理分明地解釋整理從空間到身心的轉變,彷彿像淨水洗滌過似,內心的塵埃也被擦洗乾淨,心裡莫名舒坦了些。我覺得我可能是想在閱讀期間追求這種感覺,才會再次拿起近藤麻理惠著作來讀的吧?
對於書本,我雖然買的時候有預設它們是否會留在我身邊多長時間,但這幾年下來,我察覺到自己太高估個人能耐了。我本來的打算是看完一本書後,就決定去留,「去」是看完後立刻放到「轉手區」賣舊書或拿去圖書館捐贈,「留」有兩種,一種是雖然已讀過,但當下仍舊很喜歡,就留到我膩為止再轉手;另一種是一直很喜歡就一直留在身邊。但無論是哪一種,前提都是必須至少讀過一次那本書才能進行評估,可如今閱讀速度愈來愈慢的我又無法迅速消化掉大量書籍,與此同時,我也沒能忍住看到有點好感的新書就買下去的手,最終導致房間離整潔狀態愈來愈遠。
目前有在想說要不要先整理一下確定僅看封面就沒有很感興趣的書、沒有那麼緊急一定要現在讀的書,或者是確定圖書館已有的書,如果稍微清掉一些的話,心裡感受到的空間壓迫負擔或許也會稍微降低。《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讀到一半,我整理了一部份的文件,像是明明已過奇數月二十五日很久卻遲遲沒對的發票、已處理完就被我亂塞的紙本資料⋯⋯等等。我想著就算無法一口氣整頓房間裡的每一樣東西,至少整理局部吧。結果意外發現了還剩下一半的加倍券,當初我將半數份量的加倍券放在包包裡花用,用完後已忘記我還有另一半未使用。幸好我是在四月底之前察覺這件事,不然加倍券過期才發現一定會對自己的健忘氣惱至極,真是謝天謝地。
Scott Sonenshein分享的〈整理數位資料〉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將電子檔案分類簡單化,他建議依照「目前的專案」、「留存的紀錄」、「儲存的工作」來分類資料,儲存的資料是指已完成但未來仍會用到或需要參考的檔案。以前我把存放在電腦裡的讀書心得分類得很細,從國籍、作者、類別一路細分下去,久了發現自己經常迷失在資料夾迷宮裡面,而且用關鍵字在電腦內部搜尋反而更快。更換新筆電後,目前暫時決定將文件以「已寫完」、「正在寫」來分類,成效如何、是否適合我還要等待時間驗證,之後也有可能再做調整。
〈整理時間〉則將工作分為以下三類:
.專案工作:有明確開始和結束的工作。
.發展性工作:幫助我們學習或成長的工作。
〈整理時間〉、〈整理人脈〉、〈整理會議〉這幾章我很喜歡作者強調要拿捏好界線,不要輕率答應會超過負荷,又無法令自身心動的工作或人際關係,但工作上難免會被交付不那麼喜歡的任務,作者建議可以評估一下自己的職位與權限,跟主管或同事協調看看。然後,決定參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參與,才有可能創造良好品質的人際關係、會議成果。對這段印象深刻的原因在於我也是經常志氣滿滿,想要完成很多事情,預先寫滿行事曆裡的待辦事項,忽略自身的體力限制與承受能力,以及當下可能會有其他突發狀況影響規劃。結果真正完成的事情沒幾件,心情沮喪又影響到後面的狀態,造成惡性循環。
看完整本書,包括麻理惠在最後一章分享跟丈夫一起工作時協調出來的流程,覺得不管是整理實體空間或非實體資源,兩位作者的論述大致上殊途同歸,只是Scott Sonenshein本身專業讓他更能理解商務人士的實務眉角,能夠一一拆解分析他們的困境,再一一詳述他們依照輕重緩急、實踐目的、風險高低、心動度⋯⋯等等因素去重新評估職業相關事務的先後順序,並分享改善後的良果,他分享的故事都相當激勵人心,我特別喜歡〈整理決策〉裡從事美術相關工作的莉莎重整事業版圖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