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我已變成會在內心劃分內外界線的人吧?抱著想瞭解童年讀物完整版的心態找來這本書,結果在《小安娜》裡感受到最多的竟是教養小孩子的艱辛。波麗姨媽、波麗安娜都非完美無瑕之人,她們有很明顯的優、缺點,姨甥之間的磨合是這故事的精彩處,卻也是非常折磨我的地方,不到完全討厭,純粹是從她們相處的過程裡同時感受到育兒的甜蜜與痛苦,更進一步說,這是一部描述如何學習成為家人過程的故事。
常見到推薦者著重波麗安娜開朗向上的樂觀與惠及鄰里的正能量,但我在閱讀期間經常無法忍受波麗安娜的任意妄為帶來的紛擾,例如先後帶著貓、狗、孤兒回家,預設姨媽肯定會按照自己心中的善人標準行事的態度有點⋯⋯怎麼說好呢?感覺像是擅自把自己的計劃無預警地塞到別人的時間裡,搶先為姨媽戴高帽,就認為姨媽本就該大發慈悲配合自己的期望,搞得倘若姨媽拒絕就像是大惡人般不可原諒,卻沒考慮到接納寵物或吉米為家庭成員的成本是姨媽負責扛起,這種只需動動嘴就能自我滿足「我有行善」的慷他人之慨行動,我實在無法接受。由於波麗安娜思慮不周,沒考慮到自己是否有幫助他人的餘裕,最後既造成姨媽的困擾,又傷到吉米滿懷期待的心情。
雖然很受不了波麗安娜喋喋不休的聒噪和三不五時的闖禍,但很多情況波麗安娜本身無惡意,也不好為了自己被搞得筋疲力竭,一氣之下給予小孩不符合比例原則的懲罰,且理智上也明白,我不能強求小孩子徹底壓抑本性,安安靜靜地活在大人制訂的框架裡。某方面而言,波麗安娜遭遇來自姨媽數次的責罵,依舊保有開朗撒嬌性情,是我很佩服她的地方,體現出波麗安娜始終留有對姨媽的信任,不曾萌生「會被家人拋棄」的恐懼,才能安心大方的撒嬌。多少早熟的孩子是勉強壓抑自我、過於年幼就學會看人眼色,才能在家裡扮演大人眼中的成熟懂事?所以一方面我受不了波麗安娜的活潑又常惹事,一方面覺得她維持本色對她的人格發展較健全妥當。
波麗姨媽的個性偏向安靜冷淡,不喜歡別人干擾自己的生活步調,所以初期可看到波麗姨媽被波麗安娜弄得快起肖的場景,但波麗安娜開心時不加掩飾的親暱態度也逐漸治好姨媽的依戀障礙,令她重新學會表達愛、關懷與信任,剛開始姨媽突然被波麗安娜撲抱還會嚇到,顯現出不知該作何反應的困惑,後來慢慢習慣、漸漸眷戀這樣的親近。就這層意義而言,我認為波麗安娜的到來對姨媽是個正向改變的轉捩點,能夠突破周圍人冰凍三尺的心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