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何敬堯《怪物們的迷宮》:凝視時,彷彿自己也成了怪物

  《怪物們的迷宮》收錄四篇故事,以扭曲虛妄的人心為主幹,交織出半是罪惡瘋狂半是現實冰涼、理智與感情互相拉扯的都會奇想寓言,整體表現都優於《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每篇故事的切入點、寫法都不盡相同,被逼到牆角,幾無生存空間的人;負載著強烈沉重的親情,以致於不在乎他人痛苦的人;深沉愛恨崩潰於心,游離於冷靜與荒謬的人;被體制碾壓得癲狂的異色社會圖景。尤其出色的是,作者細緻描寫的人物心理歷程,得以窺探汲汲於現實生存之人內心蟄伏的陰影,那是陽光勵志的正向信仰所照拂不到的角落,所以為了活下去,不惜被黑暗吞噬,成為吃人的怪物。

  〈夢魘犬〉是最具社會性的一篇,將孤獨老人無緣死舉牌人的勞動權益、詐騙集團猖獗等等議題揉合在一塊兒,讓人清楚感受到嚴峻迫人之現實近在眼前,故事中的男子看不起輕浮矯情的馬克,在他面前又感到自卑,自己的存在價值被壓縮得愈來愈小,連自己都討厭自己,種種情緒最後膨脹成罪惡慾念,讀來忍不住背脊發涼,不禁設想,倘若自己同樣立場,是否也可能如此輕易踏出那條不能踰越的底線呢?

  〈惡鬼〉是父母為了最愛的孩子,不惜犯下任何罪狀的對決,〈惡鬼〉是我在本書裡第一次在敘述間就覺得主角早已是怪物的故事,〈夢魘犬〉的男子好歹在那之前還有幾番心理掙扎,只是仍逐漸往罪孽靠攏,〈惡鬼〉在王春生的心理變化敘述描寫得更詳實,從激憤難平、自暴自棄的傷痛,到抓住凶手尾巴死咬不放、誓言復仇不計代價的堅決,但在李孟晴這方就看不到,讀者只能看到李孟晴一再重複的說辭「我愛我的女兒,我一定要保護她」,卻絲毫見不到為了她的親情守護而傷害無辜者的愧疚感,感覺她跳過這份情緒或根本不曾存在過,只是一如平時努力生活。

  〈拇指珊瑚〉說不定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情節由負責夜宿海洋館活動的女性導覽員的自述而成。我很喜歡她那飄忽不定的獨白所構成的精神狀態描寫,彷彿真的身在水中浮沉,沒有明確的重量感,卻又確實感覺到被什麼包裹著身軀,觸目所及盡是深藍澄澈的水底。至於結局嘛⋯⋯說是出乎意料,但其實也是在預想之內的可能性。這篇比起劇情,還是女子的精神世界較吸引我,初次看完故事,乍以為女子已經瘋了,分不清現實與想像,只是佯裝著正常人一樣生活,再想一下覺得不對,她其實很理智,夜宿客人無端喪命,理論上應該先報警,她卻四下奔忙、不管最先報警的重要性。她一方面悠游於荒誕虛構的幻想愛情,一方面卻能淡定掩藏自己鑄下的罪惡血氣,既是絲毫不妨礙現實與虛妄並存的清醒,又是游離於兩者之間的瘋狂。

  〈山魔的微笑〉結構讓人自然想起〈羅生門〉,只是不像芥川龍之介一樣貯藏著每個人物的心思而用謊言虛飾真相,這篇反倒是三個人物剖白自己不欲人知的內心深淵,集結三人之言,意外謀殺真相水落石出,反讓自己免於不幸遇難的奇特結尾。女酒保在四篇均客串登場,最後似乎暗示她也是怪物,觀察他人、推波助瀾人類化為怪物的怪物。

  何敬堯的劇情、心理描寫能力都變得比前作優秀,只是他寫到角色被強烈情緒沖刷之下,彷彿見到巨大的怪物即將吞噬自己的身影⋯⋯這類描述我並不陌生,因為在《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至少見到兩次(阿菊、趙荻),然後又在本書中見到三次。我其實是可以接受當人處在各種複雜情緒時的不安定,努力穩住心神,卻反覆壓抑又膨脹、最後陷入狂亂的狀態,所以〈夢魘犬〉、〈惡鬼〉、〈山魔的微笑〉中的描寫邏輯都是有說服到我的,但當把何敬堯的每篇故事排列在一起,發現老是出現「看到怪物」的發展時,難免讓人生膩。

  「弟弟,已經變成了一個我不認識的怪物。但同時,我也覺得講出這種話的自己,也成為了怪物。」是〈山魔的微笑〉角色所說的話,但這句話也概括了我看《怪物們的迷宮》時最大的感想。當我們一直凝視著怪物,承受著世界的詭譎殘酷,彷彿自己的內心也開始根植著漆黑的劇毒種子、萌芽抽長,於是,我們漸漸被拋離了正常人的世界,一旋身即成為怪物。

  好的,功德圓滿,我可以跟這位抄襲作家的小說作品說再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