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水野學《品味,從知識開始》

  《品味,從知識開始》剛出版時,我曾在書店看到過,雖然有點興趣,當下卻沒有購買的打算,想說以後再找來看,然後不知不覺忘了這件事,直到前不久才回想起它的存在,就從圖書館借回來看。這本書確實是很精彩的作品,一如書名所言,作者主張「品味來自大量知識累積的基礎」,只要採用正確的做法深入鑽研,任何人都能學會的技術。品味絕對不是特定的少數人才會擁有的天賦。

  依據水野學的觀察,當技術的發展到達極限時,就是品味時代的復甦,因為「大量製造便宜耐用的便利物品」已經不再是人們的優先考量,轉而會漸漸地在日常用品上尋求美感與優秀的設計,要繼續享受已達巔峰的技術,唯有持續追求精緻的細節、文化與美感。我覺得這也很像是人們隨著人事時地物的變化,舊有的觀念也隨之改變,比方說剛出社會時,手上沒有太多錢財可以用在佈置居家環境上,只能找一些可能其他人用過或品質粗糙的家具,可能當時也不怎麼滿意,但手上的資源稀薄,只好暫時將就;接著社會歷練與財富累積都已足夠讓自己重新打造更理想的私人空間,就能盡情地安排符合自身期待的佈置,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精緻化的過程。

  作者認為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持續地吸收各個領域的新知都是一件好事。品味在任何工作中都很重要,即使是處理乍看與美感無關的工作也一樣,例如會計人員倘若能條不紊地整理好各種工作文件(包括資料內容的正確與物質環境上的整理),當同事臨時索取相關資料時能立即取出,定然能給予同事「這個人工作嚴謹幹練」的好印象。反之,若在堆積如山的辦公桌找了數小時,哪怕資料無誤,自己的評價也會微微跌幅,信譽也會有所降低。

  關於推出新商品後的市場反響,作者認為太超前的新商品,人們不會立刻接受,人們能接受的是延續過去概念的物品,像是家用電話到攜帶式手機的發展。水野學舉出了一些知名商品為例,包括智慧型手機、寶礦力水得,指出它們也不是一推出就大受歡迎,是耗費很長的時間才普及,讓大眾能接納。這一段內容讓我忽然想起前陣子看到移工的新聞報導,記得以前這類新聞,都是使用「外籍勞工」、「外勞」等詞彙,後來有一些團體推廣用「移工」一詞取代「外勞」這隱含歧視、負面意涵的詞彙,如今終於也能看到新聞報導上採用更細膩、更謹慎的用詞了,真是太好了。

  新觀念的傳播曠日費時這一點應當還包括「同性戀」、「多元成家」的概念吧。異性戀婚姻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覺得在那之外的感情關係、家庭形式於情於理都不合。許多年以前開始有人起身反駁這樣的想法,經過很多努力後的現在,終於已經有更多人對LGBT族群有所認知,也鬆動對所謂傳統家庭的概念,對家庭的想像也不再僵硬單一。

  讀這本書時,我腦袋裡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拆客家窯蓋土樓 苗栗縣府:文化交融不分地域〉的新聞,苗栗這座土樓在我心裡就是一個沒品味建築的代表之一。土樓並非生活在台灣的客家人會蓋的建築物,那是中國的福建客家人依照當地環境和生活需求而建立,旅客想看土樓大可直接去中國福建看,何必來台灣看冒牌貨?!如果當初旅客中心的設計再慎重一些,考慮到如何運用苗栗本土客家歷史文化,不要老想著將別人的歷史假裝是自己的東西的話,就不會蓋出這種仿冒品,後來也不會引起更名爭議1。此外,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觀光活動借用日本鳥居、和服之類的文化元素,鳥居我覺得除非當地有日治時期留下的神社遺址,以此為基礎制訂觀光企劃,我覺得那就不錯,如果沒有還硬是自己隨便弄一個很難看的冒牌貨鳥居,説要吸引遊客,然而一是缺乏對該事物的深厚瞭解,二是錯誤的理解引發錯誤的使用,到頭來未免太貽笑大方。

  鍛鍊品味的重點在於持續地吸收新知,比方說打理自身外表,除了要收集大量的客觀資訊,也必須對自己的長相、體型、氣質徹底地瞭解,才能作出得體適宜的裝扮。作者建議藉由學習吸收美術知識,來提升對美感品味或美學的自信。其實我以前不喜歡參觀美術館、音樂會之類的活動呢。不,與其說不喜歡,是心裡隱然地覺得那些藝術品是高不可攀的貴重物品,常人如我是無法輕易接觸的,本來畫也不是我的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所以下意識認定那些東西與我無關,也不會特地去搜尋相關資料。後來,意外獲得每天閱讀刊載許多名家繪畫書本的機會,我漸漸地產生「即使買不起畫,抱著欣賞的心情看著畫作也是好事」的念頭,也不再覺得藝術與我的生活有著無法跨越的距離了。


*劃線筆記:
頁四十
  如果說歷史是為了「在學習知識之後,提供基準,了解身處現代的自己該怎麼行動的課程」;那麼美術就是「在學習知識之後,提供基準,了解自己該如何創作、如何生產、如何表現的課程」。

頁一四四
  如果你是工作內容需要與設計師接觸的商業人士,當設計師提案時,千萬不要照單全收,一定要提出質疑:「這裡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因為提升產出的精準度,攸關著製造出的商品能否暢銷。
  如果設計就是你的本業,更不能在解釋自己的設計根據時,以「感覺」之類的字眼逃避說明。能夠清楚解釋才是高精準度的產出,也是培育暢銷商品的最佳路徑。

頁一四八至一四九節錄
  只要是知識豐富的人,在與上司或客戶互動時,很容易就能領會對方的專業,並能參照自己認知的「普通」,巧妙地與對方「同調」。只要能夠順利與對方同調,就能加深彼此的理解。
  知識是非常奇妙的東西,只要收集得越多,就越能迅速地收集到優質的資訊。遇到不懂的事物時,能夠從上司、同事或部屬吸收知識的人,通常也會因為習慣露出「求知的態度」,知識自然會有所增長。相反地,遇到不懂的事情卻沒作為的人,不管到了任何地方,也不會有所作為。⋯⋯要學會配合對方的專業調整自己的頻率,更仔細地去聆聽對方所說的話,因為對話中的專業知識,正是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重要養分。

頁一六五
  每個人自我的框架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但形成「自我」的要素卻來自於周遭的環境。只要試著改變周遭環境,自我的框架就會跟著改變,而在自我框架改變之後,品味才有可能變得更加多元。

頁一七五
  「感受力+知識=感知的好奇心」。
  長大成人後,最好隨時提醒自己,想起這個公式。長大後雖然會懂得要努力充實知識,但如果能保有幼兒般的感受力,不需要特別努力,也能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識。幼兒的天性最棒的地方,就是沒有界限的想像力。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會不知不覺就像穿了一身盔甲,讓自己變得僵化,使想像力受到限制。因此,如果能在擁有成人知性的同時,也能保有幼兒的天性,或許就能同時擁有豐富知識與想像力——而這也是另一個跳脫自我框架的訣竅。


1 〈苗栗客家圓樓改名福建土樓? 是否更名引發爭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