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劇場版之賜,這陣子一直陷在《名偵探柯南》坑裡面,就想著要看江戶川亂步的作品,就借了《少年偵探團》回來看,小說裡可以確實感受到《名偵探柯南》一些角色位置和情節設定的來源,看著小林少年我腦袋裡會浮現圓谷光彥的形象;二十面相那不按牌理出牌、總能九死一生的大盜職涯軌跡也很容易令我聯想到怪盜基德。明智偵探倒有點難以想像成江戶川柯南或毛利小五郎的印象,如果換成工藤新一好像比較能夠經常,但故事裡經常與定位近似二十面相的怪盜基德對決的是柯南。總覺得這種有點套皮的聯想會同時冒犯到兩位創作者的讀者。
《少年偵探團》用字遣詞讓我想到日本的紙芝居,街頭說書人用木箱和圖畫紙說故事的氣氛,文字呈現出來的氣氛很明顯地透露出筆下角色有著正被觀眾欣賞的意識,故事推進到一半,作者就像說書人一樣,突然跳離所有角色的意識,用旁白立場向觀眾說著「之後會怎麼樣呢?敬請期待」之類的話。無論寫作筆法或情節安排,都在在展現出本作故事的目標客群是兒童到少年這個年齡層的讀者之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