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敘述經營甜點店的白井小姐,由於周遭甜品店逐漸增多,令生意逐步下滑,終於到了她評估後認為無法再經營下去的地步,決定終止營運。然而,為了按照租約將店面內部裝潢恢復原樣,她需要額外的錢處理這件事,和房東討論後,房東也決定試著招募有意願直接承接廚房設備的租約人,協助降低白井的經濟負擔。
然而,甜點店不再營運又得等候租屋事宜正式告一段落的期間,仍需要生活費的白井轉至其他連鎖甜點店打工維持生活基本開銷。新的邂逅也從她遇見料理研究家佐渡谷女士而展開⋯⋯。
劇情敘述經營甜點店的白井小姐,由於周遭甜品店逐漸增多,令生意逐步下滑,終於到了她評估後認為無法再經營下去的地步,決定終止營運。然而,為了按照租約將店面內部裝潢恢復原樣,她需要額外的錢處理這件事,和房東討論後,房東也決定試著招募有意願直接承接廚房設備的租約人,協助降低白井的經濟負擔。
然而,甜點店不再營運又得等候租屋事宜正式告一段落的期間,仍需要生活費的白井轉至其他連鎖甜點店打工維持生活基本開銷。新的邂逅也從她遇見料理研究家佐渡谷女士而展開⋯⋯。
一開始先聽到睡前書屋頻道播放的故事〈惹塵埃〉,但沒過幾天又在貓貓聽書館頻道看到附有番外篇的說書影片,加上我比較喜歡貓貓聽書館的封面,於是就貼他們家的影片來源。看了一堆極端對立再和好相戀的古風言情影片後,〈惹塵埃〉真是難得遇到待人接物比較溫和,情感連結比較平等,雙方都是有耐心醞釀出濃郁情意的人物,也沒有刻意製造反派配角來增添劇情波瀾,而是全員都有自己立場的一般人,故事氣氛讀起來就比較舒服。
〈惹塵埃〉敘述情急下為了拯救女主角俞泠而導致男主角盧宴端不良於行,昔日受人讚譽的翩翩公子瞬間成為殘廢,身心重創、前途盡毀,為了贖罪,俞泠答應成為盧宴端的妻子,一方面妻子的身份可以趕跑原本的未婚妻,成全盧宴端不願讓未婚妻淌入這渾水的心意,一方面俞泠自知罪孽深重,心甘情願以妻子身份扮演盧宴端的全職看護,誠心誠意地祈求盧宴端的身心能夠痊癒,重新恢復昔日那位翩翩佳公子的風采。
這個階段,兩人大概也談不上什麼乾柴烈火的愛情,盧宴端受困於不良於行的身驅而自卑憤怒,俞泠被內心的罪惡感所囚禁,伏低做小的照顧丈夫,情意是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下慢慢累積出來,直到離別時方知這份心意已如此深沉。故事前半段簡單敘述兩人成婚後的互動,盧宴端的憤世嫉俗和壞脾氣讓昔日樂意親近他的家人、朋友、家僕都慢慢疏遠他,唯有俞泠始終堅定的接近他、照顧他、鼓勵他,持續傳遞出相信他一定能康復的心意。
《金環日蝕》某方面是讀起來滿讓人惶恐焦慮的故事,畢竟以「詐騙」為橫貫劇情的主軸,身在局中無論是加害者、受害者、受害者親友、旁觀者,心裡都會各自承擔不同的壓力,宛如巨石般壓在心底,令自己喘不過氣來,可能是欺騙他人的愧疚,也可能是深怕自己哪一天稍不留神,就會落入這種處境的憂慮。一想到此,書中角色的遭遇不再是自己能夠抱持著置身其外心態等閒視之的虛構,而是或許哪一天是自己也可能體驗到的現實。
貫穿三起事件的是瀧川鈴子與花菱孝冬的相識、相熟、相守,戀愛進度飛快,翻開書之前,原本看完文案介紹的預期是兩個人會先婚後愛,在一次次攜手解決靈異案件裡加深彼此的感情和羈絆,結果第一集才三起案件也才剛新婚呢。某人的愛慕值已經快被拉到滿了。淪陷得真快啊。雖然男方視角的感情敘述有些許病態的徵兆,但大多數時候孝冬還是很有常識和理智的人,倒也不至於讓人退避三舍,反而很敬佩他在禁忌血緣和處處敗德的家庭裡長大,還能讓自己成長為獨立優秀的成年人。(讀這本書的時候,某篇轟動社會的新聞已退到我的記憶庫深處,經網友提起才想到跟孝冬的身世真的很像)
不過,現在手上也有三采出版的《花菱夫妻的退魔帖》第一集,重新翻閱、對照兩本書的排版,覺得內頁和字體設計大概也多少影響我讀《京都紅莊奇譚》時的體驗,時報將內頁天、地留得較寬闊,感覺有點像之前讀詩集的排版,可能因為如此,稍稍強化了「故事氣氛悠緩」的印象吧。
出身長野歷史悠久的蠱師世家,澪自幼就具備看見蜃影和邪靈的能力,但周遭親人對待她戒慎恐懼且過度保護的態度總讓她憂鬱不止,邪靈也總在耳邊揣懷著惡意的呢喃「妳活不到二十歲」,這份唯恐早逝的恐懼讓澪在許多事情上裹足不前,也找不到排憂解悶的方法,只能得過且過地祈禱著不會有那麼一天。然而,某一天和朋友美矢相約同遊京都時,美矢卻遭到蜃影侵蝕,放大了內心的惡意,兩人雙雙面臨危機,緊要關頭時神秘的少年「高良」出手相救,亦從對方語焉不詳的態度裡,察覺此人或許是和自身詛咒有所牽連的關鍵人物。為了拯救自己的命運,澪決定做出改變,初次積極主動的踏出家人守護著的舒適圈。
閱讀故事進展的時候,一直很關心冬實的發展,雖然知道被賣進妓院終究無可避免接客這一遭,卻還是暗暗盼望冬實可以是特別的那一個人,不用被困縛在妓院裡強行盛開又提前凋零,早早被埋葬青春。福壽院因為接二連三出了血光之災,而冬實一門心思都在踏實完成每日規範的勞務裡,美津身亡後,腦袋也不停地轉著,搜刮所有可能的蛛絲馬跡。故事敘述以冬實的思路和行動為主,因此淡去許多青樓女子不得不賣身眾多陌生男性的無奈和悲涼,反倒在看似慣常度日的生活裡添了許多處處可疑的晦暗,讓這個故事縈繞著濃淡不一的懸疑感。
故事敘述在物流部門工作的市川茉奈由於胃口較小的緣故,和同事一起聚餐總是壓力很大,深怕無法吃完點來的食物,平白浪費食物也引來同事們的閒言閒語,只好一再藉故婉拒一起吃飯的邀請,但又引來人際關係上的憂慮。某天,偶然發現小學曾替她解圍的同學柴田拓海經營行動餐車,柴田不擅言詞,但能精準察覺到客人隱而未言的需求,製作出符合客人身體狀況的飯糰。久別重逢後,茉奈決定加入餐車經營,幫忙補足柴田不擅客戶溝通的缺點,她索取的報酬就是請柴田繼續製作飯糰給她。
可愛的弟弟虹朗卻在九歲那年失蹤,生死未卜,家中用盡各種手段和無數錢財託人協尋卻一無所獲。在商團需要繼承人的情況下,沈烈國買下落魄兩班的兒子,認作養子「沈無盡」,實則雇用他為替商團工作的職員,無盡同樣無法得到閔妍儀的尊重,只能和義妹䍉離相依為命,盼望著繼承商團的那一天早日到來,一直不得不在閔商團低頭度日的兄妹倆,屆時便能迎來抬頭挺胸生活的時候。然而,十年後一名與虹朗極其相似的青年來到這個家庭認祖歸宗,為無盡的願望增添許多不確定性,而始終心繫弟弟的䍉離情感也因這名來路不明的男子而掀起驚滔駭浪⋯⋯。
本來看到《藥師謀殺案》書名和文案,以為是現代人偶然入手古老藥瓶後,好奇心起調查兩百多年前的藥師,意外調查出藥師被謀殺的真相,這種今人透過極為有限的線索偵破古老的疑案,感覺就是我喜歡的故事。我就買回家讀了。結果,故事劇情跟我預期的方向有點差異,應該說對「藥師謀殺案」這個書名要稍微轉ㄧ些些角度去理解,才會比較接近劇情主軸。
美國女子卡洛琳因丈夫出軌而傷心欲絕,衝動之下獨自到英國旅遊療傷,在當地參加「河泥尋寶人」的活動時,偶然在河水深處挖出一個古老的不知名藥瓶,透過調查藥瓶的來歷,試圖還原藥瓶持有者的生命史,這段調查過程重新點燃了卡洛琳對歷史和學術的熱情,十年前她為了婚姻而捨棄自己的熱情,配合詹姆士的人生計劃表度日;十年後她因為婚姻觸礁而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和未來願景,重拾勇氣、返回校園,追求學術夢想。卡洛琳的心境變化讀來令人動容,同時很高興她沒有被丈夫的三言兩語哄回去,緊握著不上不下的婚姻關係和職場環境,繼續過平淡、毫無波瀾卻也稱不上幸福充實的日子。
Bonnie Garmus編寫角色和劇情給我的印象是「黑白分明」,這一點完全為了服務女主角伊莉莎白.佐特而成立,前半段伊莉莎白被迫中斷博士學業、進入哈斯汀研究院任職後處處受到排擠和利用;後半段諸位貴人走上舞台,加上伊莉莎白持續不懈的在化學領域上從事研究,在意想不到之處獲得貴人賞識,得到她從未想過的烹飪節目主持人一職來養家糊口,讓她的生活逐步走上正軌,最後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協助下,重返她夢寐以求的化學研究。前半段給我伊莉莎白要多慘就有多慘,後半段則給我否極泰來且各方勢力都來幫助她圓夢,給我一種劇情編排壁壘分明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