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資優生的關鍵之一,就是認清自己怎麼學最好,另一個關鍵是要能適應每個特殊狀況。」(頁4)
作者的讀書心態令我頗有收穫,她藉由想像自己是頂尖人士來維持讀書動力,制定紮實訓練且確實執行,同時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讀書的過程絕對不輕鬆,所以內心一定要有能夠堅持下去的動力,而且是能激發潛能的正向動力,例如求知欲、以自己的成就為傲、想要全力以赴、相信自己能靠努力做到了不起的事、對自己期望很高、設法為未來達成實際目標。(頁31)
畢竟升級專業的過程並不容易,身心俱疲而想打退堂鼓的聲音也會不停在內心響起,因此作者建議不要想太遙遠的事情,專注當下的工作,過度執著完美反倒會使自己寸步難行,未來遙遠而浩瀚,對照現在的自己渺小又實力不足,很容易想著想著就把自己逼到走投無路,陷溺在心有餘力不足的痛苦。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學會放過自己也鼓勵自己,適時地唸咒語以拋開負面想法——一段簡短、正面、自我肯定的話,能夠一再唸出。以我自己而言,「我是充滿勇氣的〇〇〇」1就是那個能將我拉出自我厭惡泥沼的話,猶如言靈般的咒語。
在時間規劃上要將大目標切成各種步驟或階段性目標,一次次抵達視線可及的中繼站,感受到「事情有所進展」就能提升內心踏實感,再者可因應個人或外部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策略。時間管理的重點包含:
1. 列待辦事項清單&計劃表,並註明截止期限。
2. 要求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一定份量的書。
3. 總有預期外的事,所以制定行程不宜過於緊繃。
4. 在特定期間戒除網路,避免分心干擾。
身為手機中毒患者,第四點真是砍得我一刀見骨,我真的要降低對手機的依賴度才行,第一至第三點之後想嘗試運用甘特圖來測試規劃成效。
Stefanie Weisman非常重視健康,強調要盡量確保充足睡眠、按時飲食,吃飯時也要挑選優質有營養的食物,保持身體穩定,鼓勵作息規律是為了避免生理時鐘混亂。她的作息理念我都蠻認同,我真的只要一熬夜,就會腹痛且手腳冰冷,這在冬天簡直是地獄,就算努力讓自己清醒,白天仍然像在雪山遇難的登山者般昏昏欲睡。作者亦提出「大腦會在睡眠時強化並穩定記憶」(頁58),所以主張睡前可讀枯燥的東西,這段令我想到唐鳳在專訪中談到的清明夢2,不過覺得唐鳳在夢裡事前演練的境界太高,我可能要多多練習才有達到Lv. 1程度的可能XD
筆記方式是我好奇本書的原因之一,作者主張筆記應具備「速度」、「周密」、「清晰」三大要素(頁108-頁109),為了追求筆記速度能跟得上老師講課的速度,動筆時要省略不重要的部份,只留下骨幹,措辭可使用自己明白的關鍵字和符號來取代整段話。筆記內容既要跟其他項目有所區隔,但亦要顯示出彼此的關聯性:寫下日期避免混淆時間;用符號、空白、縮排、編號來區分重點、次重點、成因、舉例。(頁119)
筆記最好記在書頁空白處,避免眼睛、雙手和注意力不停在不同地方轉換,徒然消耗注意力,如果不便記在教材上,可以活用便利貼,寫好後再黏貼到相關段落旁。(頁158)寫筆記時腦袋要跟書本互動,在心裡用各種角度提問或設想,例如一邊理解一邊思考這些知識適合在哪些領域使用?是否有其他相似或相反例證可供比較?作者的論點是否有缺陷?他的理論動機和寫作背景是什麼?盡可能全方位的聯想及考量,這些漫無邊際的想法也很重要,有時會成為記憶觸類旁通的關鍵,甚至是決定報告題目時的靈感,何況學術本身就是來回辯證的過程,因此保持懷疑而非照單全收是很重要的態度。(頁196)
筆記不僅僅只做課堂筆記,事後還必須自主製作復習筆記,準備期間就能幫助自己再次咀嚼教材內容並吸收進記憶裡。(頁226)複習時可依不同但相關的主題分類,在複習時交替搭配,且用不同角度理解內容,才不致令大腦疲乏。由於筆記是腦袋處理資訊後再轉化的過程,所以作者並不鼓勵過份仰賴網路一類的外在裝置,更強調用自己的腦袋去記憶與思考,課堂上最好也以手寫筆記取代電子裝置。
第八章的研究紀錄就像是筆記的延伸,作者主張「發展論點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寫研究紀錄」,研究紀錄應具備以下資訊(頁195):
1. 實用的背景資訊。
2. 你對文章的回應或反應。
3. 你同意或不同意的事項。
4. 需要進一步澄清的事項。
5. 太過傳統的論點陳述。
6. 作者論點的瑕疵。
7. 不同作者之間相互矛盾的觀點,或是作者自己自相矛盾的看法。
研究紀錄的優點在於能幫助自己看清整體圖像,並且互相連結各種概念,也不需要為了模糊不清的記憶,再次翻箱倒櫃找原文出處,而是能直接引述資料在報告裡。(頁195-頁196)
學習時建議採用「分段式讀書×交叉主題」,分散讀書時間,並在不同但相關主題間轉換,例如學習語言時,將背單字、文法復習、聽力鍛鍊、文學故事混合在一起,這麼做一方面轉換心情,一方面可鍛鍊頭腦連結各種事物。製作複習材料時,依照難易度或熟悉度分成三份資料,頻繁複習最容易弄錯或遺忘的資料,熟悉些後移到另一份資料,再將另一份錯誤率高的資料放進來,抽換著題材背誦、記憶,直到所有知識都瞭然於心,反覆閱讀及練習不僅是追求降低錯誤率,更是進一步追求答題速度,而閱讀速度取決於熟悉度,愈快記起腦袋裡的知識,作答速度就愈快。
最近購入《旋元佑文法》,我第一次知道「廣讀法」這種外文學習方式,旋元佑老師主張「廣讀就是大量的、快速的、長篇的閱讀,心態是不求甚解、懂個大意就行,一切以興趣為依歸」3,好像很有趣,我打算之後拿家裡既有的原文書來實驗看看成效如何。我覺得廣讀法既是閱讀的讀,也是朗讀的讀,聽力訓練應該也適用「廣讀法」?其實以前曾經試過「精讀法」,就是一邊查單字,一邊讀原文書,但查了老半天卻連三頁都沒看完,讓我感到很挫折,沒多久就放棄「精讀法」。不過我在想考試期限迫在眉睫時,「精讀法」似乎仍有一定的必要性,不用完全否定,至少精讀考試範圍內的資料,廣讀法可運用在那些本身感興趣的文學、歷史、旅遊、料理書籍,一緊一鬆的交叉學習或許能收到更好的學習結果也未可知?
1 出自草川為《今天的戀愛時間表》漫畫主角佐知子,簡潔俐落的激勵咒語令我印象深刻。
2 LEZS女人國|唐鳳-與眾不同是常態,與眾相同是錯覺
3 《旋元佑文法》,頁六二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