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開封志怪》很驚艷,對開頭的單元劇故事愛不釋手,然而讀到後面心情就淡漠許多,不再那麼熱烈期待後續發展。究其原因,一是短篇單元劇將「志怪」特點揮灑無遺,本來原作便有些靈異玄幻橋段,作者尾魚自創「細花流」收人間鬼怪,與開封府掌世間法理這一點融合得極為恰當,但當故事轉向主線而走至長篇幅時,背景舞台就不再是開封,而是冥道、沉淵、天庭等等,失去了初期單元劇我喜歡的那種開封府市井日常混合光怪陸離的調性。
二是當端木翠與展昭日漸深陷情網後,對話、肢體互動都甜膩到讓我有些厭煩,我認為我下意識的討厭原本獨立堅強的端木翠,談戀愛後彷彿是有分離焦慮的幼童,與展昭相處時動輒臉紅害羞逞強裝鎮定,難過時必定哭鬧,讓展昭來安撫自己。自冥道回來後,兩人反覆上演情侶放閃、煩惱端木翠不知能待多久又會回到天上當神仙,然後兩人就持續為此事糾結鬱悶。
下卷端木翠、展昭的甜膩互動一直讓我想到小孩在玩花瓣占卜,作者讓他們一段一段拆解對方的日常生活,兩人默默察覺到對方笑容底下的寂寞,相處時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他們一再確認彼此相愛相惜的媒介:「他/你愛不愛我?」就這樣難捨難分將近一卷,端木翠想選擇又無法明快俐落的作出決斷,展昭祈禱對方能留下又害怕得到相反的結果,兩人想放手又捨不得,就這樣得過且過的情愛糾纏。
三是我在閱讀期間無法徹底擺脫對《包青天》固有的螢幕形象,說起開封府,我會很自然的想起童年回憶,金超群的包青天、何家勁的展昭,我實在無法將正氣凜然的展護衛和那個會在戀人耳邊甜言蜜語的展護衛連接在一起。且中卷、下卷後,兩人的反應都變得一驚一乍,彷彿只有那麼激烈才能強調兩人的愛情如此深沉。這種橋段偶爾為之,我或許會看得很開心,覺得又燃又萌,但他們在日常小事上就一再確認愛的存在,在緊急大事上更是加大層級,全篇看下來只感到審美疲勞。
當然我可以瞭解作者安排兩人的轉變想表達的意涵,端木翠在展昭面前無所顧忌,悲傷時就哭泣,憤怒時就鬧脾氣,代表他們在彼此面前是沒有掩藏的,可以把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攤開來給對方看,而且確信無論自己做什麼,對方都會包容自己、理解自己、撫慰自己。然而,這樣的劇情安排對我來說仍是太過頻繁而嘮叨,不管是吵架、安慰、笑言相對,在我來看根本一字一句都是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的變體,就算我再喜歡看愛情小說,也不表示我想看通篇的談情說愛,且到下卷時,兩人的感情基本已經穩固,也沒什麼由淺至深的變化可看,剩下的就是「留下來,或我跟你走」,但未到最終轉捩點前,他們無法也不可能拋卻屬於自己的道義與責任。
中卷、下卷我看得比較開心的反而是端木翠與公孫策鬥嘴、端木翠與楊戩兄妹情,而且我能將在本作中轉型成搞笑役的公孫策和范鴻軒的形象連結起來XD冥道沉淵篇的重要性在於能瞭解端木翠深藏內心的過往與傷痛,展昭一路的相伴與守護,則讓兩人的感情更上一層樓,展昭在幾番冒險於沉淵,忽然聽到端木翠將軍自白已回憶起開封、宣平諸事,情感翻騰、忍不住的吻了端木翠後,就好像被打開了什麼開關一樣,對端木翠的傾慕之情不再刻意遮掩而純然流露,端木翠也喜歡上展昭,所以默許兩人的距離感大幅縮減,那些他們都心知肚明但沒有說出口的感情逐漸明朗,只是言談舉止的親暱度在下卷比例高到讓我難以直視。
除去對主線長篇的不適應,仍然有幾個段落是我很喜歡的,如楊戬和嘯天犬主僕組是我在下卷的愛啊。這對主僕真是太可愛了。我很喜歡楊戬引導玉帝判端木翠投為凡胎後,跑去恐嚇月老、張吉利的段落,兩位老人的反應都好好笑喔。雖然很同情他們,又忍不住想有這樣的哥哥真幸福啊。楊戬被氣到時,會追著端木翠跑,但最後仍然會原諒她。中卷被端木翠扯耳朵、頭髮後,想生氣又不便發作,只能「在心中默默祝願她摔一跤才好」,真是個可愛的哥哥XD他最後會支持端木翠的戀情,除了端木翠不惜改動生死盤讓楊戬見識到妹妹的決心,恐怕也有一部分是與織女對談後的感觸吧。
嘯天犬和小青花有點像,都散發出那種狐假虎威的氣場,不過小青花出場多,犯的蠢事也多(燒了主人的草廬還想當沒事碗一樣自圓其說不是自己的錯嗎?!),而且嘯天犬起碼有「狗仗人勢」的自覺,小青花卻渾然不覺,還當自己真的很厲害一樣,所以我比較喜歡嘯天犬。
〈鬼嫁〉、〈春情劫〉、〈皇城魘〉、〈買路錢〉、〈鬼市〉有讓我稍微回到讀上卷單元劇時的熱情,但由於端木翠、展昭的互動實在讓我膩煩,文字描繪出來的是刻意而大量的甜膩堆疊,取代原先的俏皮靈邪,少了那種魑魅魍魎自然渲染於流暢寫意間的氛圍,對後篇整體的喜愛度終究不如最初之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