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的蜜蕊為自己無法偕同家人一起去採石場工作而沮喪,教士指令王子妃將會出現在伊思卡山,然而伊思卡山是個荒僻之處,沒有學校。為了一年後能挑出符合王子妃身份的女孩,村子裡十二至十七歲的女孩都必須強制下山,待在臨時設置的王妃學校讀書,學習各種知識,包括商業、歷史、禮儀、教養、社交舞,務必得將山村女孩調教出王妃應有的模樣。
剛開始我覺得有點無聊,真正感興趣起來是在蜜蕊進入學校就讀後,體會到學習樂趣,並用新知識扳倒歐拉娜暴君般的秩序規範,並從書本上學到村子特產的靈達石是珍稀之物,小販不該用一點實物就簡單換取,而是用合理的價格收購,扭轉了村人被平地人仗勢欺人的困境。
全書最喜歡的一段是祭典後,蜜蕊偕同女孩們返校,原本我以為她們會採取強硬手段主張己方的委屈與正確,說不定會硬碰硬的吵起架。沒想到她們在求和的基礎下,運用外交手段和歐拉娜達成新的協議,扭轉充滿歧視的不合理教育方針,換來更公正的受教環境,這一幕的做法,也讓歐拉娜並沒有徹底成為迫害學生的惡角,如果是那麼黑白分明的區分角色好壞,反而顯得技術低劣。
《誰來當王妃》一方面扭轉女主角必然與王子談情說愛的結局,一方面也沒有跳脫王子只會迎娶公主或貴族千金的傳統,就結果而言,仍是相愛相守的固有收尾。因此我最欣賞的依舊是讀書改變了女孩們、女孩們又改變了家鄉的過程,證明她們的能力不是只有王妃身份才能使用。有一個比較失望的點是相對於山村女孩為了突破階級限制而做了種種努力,高高在上的王子卻仍舊高高在上,除了找新娘那一段,存在感跟打醬油的差不多。
蜜蕊的同儕關係一度惡劣,後來又靠著她的機智、努力重獲認同,在這個王妃候選的一年中,女孩們因為個人才能、容貌等等的差異而心生嫉妒、羨慕、恐懼、爭勝的執著,加上歐拉娜恐怖政治模式分化彼此,團體關係因而持續流動,時好時差,雖然沒有全部,但也刻畫出幾個女孩的獨特樣貌,瞭解成為候選人對她們的意義,有些人嚮往華貴的王宮生活、有些人想改善貧困的家境、有些人想逃離不自由的山與不愛她的家人,讓所謂的候選人的形象不再平板。王妃候選雖然突如其來,卻也帶給她們新的機會,能對未來萌生新的想像。
全書最神奇之處莫過於採石場話,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報導:原住民為了避免跨國公司破壞故鄉環境採集石油,與石油溝通,請它們遷移到其他處,後來該公司因探勘不到石油,放棄那塊土地。不時耳聞這種與大自然溝通的傳聞,讓麻瓜體質的我嘖嘖稱奇。其實我一開始聯想到的是「女書」,不過「女書」比較接近文明人為性質,與採石場話那種依靠直覺溝通傳達的力量似乎不太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