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Holly Jackson《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

  《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敘述高中生小琵藉由專題研究報告為名義,對五年前鎮上的少女失蹤案展開調查,失蹤少女名為安蒂.貝爾,眾人言之鑿鑿安蒂的男友沙爾正是殺害她的兇手,且在殺害女友後不堪壓力而自殺身亡。小琵年幼時曾經受到沙爾的幫助,她不相信沙爾會是殺害女友的罪犯,因此想盡一己之力為沙爾洗刷清白。儘管小琵在調查過程中採取的部份行動讓我有點焦慮「咦?這種方式應該不符合研究倫理吧?而且這樣獨闖敵營,萬一危害到自身安全怎麼辦?」萬幸小琵的作為沒有對她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整體而言小琵是聰明伶俐又討喜的故事主人翁,她的調查手段和訪談前的事前準備都展現出膽識和活力,但內在又處處散發著心思縝密嚴謹的痕跡,例如細心考慮要詢問受訪者的問題、當事人可能會有的心理狀態、遇到當事人有出乎意料的回應時該怎麼臨機應變⋯⋯等等。在在可以看出小琵手段靈活、思慮周密又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豐富複雜面貌。

  開讀之初興致頗為平淡,機械化地翻閱書頁,隨著小琵向案件相關人等進行訪談逐漸勾勒出被害者安蒂、已故嫌疑人沙爾的立體圖像,我對這樁案件真相的興致愈來愈高昂,很好奇安蒂究竟是死是活?小琵要怎麼證明沙爾無罪?真正的兇手又是誰?小琵能否在兇手的威脅下全身而退並且揪出所有幕後黑手的狐狸尾巴?故事氛圍由於小琵和沙威的調查作戰時而洋溢躍躍欲試的冒險興奮之情,時而又因不明人士的紙條與簡訊恐嚇透出陰霾罩頂的懸疑不安,愈讀愈感到情節安排引人入勝。除了小琵本身的魅力,雙親慈愛又充滿包容的教養方式,使得陰暗懸疑氛圍之外亦有幾筆溫暖色調在旁側烘托,深深地感覺出小琵和家人珍愛彼此的深厚親情;而跟拉威的相處從知心為開端,同舟共濟期間慢慢醞釀出革命情感和戀愛情愫,戀愛線展現出苦中帶甜的美味。

  我很喜歡小琵和家人之間的親情互動,父母非常信賴小琵的能力,讓小琵盡情馳騁在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裡,看似放任不管可處處顯露出他們會是小琵永遠的避風港之態度,讓人感到安心。從小琵強韌又具備體貼的心志也察覺得出健全家庭賦予她的無形資產是多麼珍貴,而小琵沐浴在家人的深厚親情之下,亦以全心全意的愛情與真摯回饋給她的家人。

  劇情裡隨著調查進度,原本小琵從小相識且敬慕的友人姊姊、友人父親都陸續進入嫌疑犯名單裡,對小琵而言,她一方面生怕從小喜愛的長輩有著見不得光的陰暗面,憂慮著過往對熟人的認知全是假象,一方面要承擔倘若真是她所敬愛的長輩,那接下來她該怎麼跟友人相處?考慮到友人的心情,是不是應該忍耐下來,忘懷沙爾的冤案,成全兇手繼續和家人保持美滿家庭的人生呢?一想到這些事情,便覺得小琵肯定有著極大的心理壓力,連帶讓這個本就籠罩灰暗氣氛的調查案更顯沉重。但小琵的家人在身後當她後盾,能夠適時開解、安慰她的心慌,這份無可比擬的安全感緩解懸案帶來的負面情感,小琵心情沉靜下來,就能夠恢復鎮定去思索對策。我喜歡她們一家人僅是待在那裡就散發出濃厚的沉穩安心,也喜歡家人彼此之間雙向回饋情感的正向循環。

  小琵和拉威的情感發展也描寫得很棒,兩人關係轉變細緻地潛藏在查案過程裡,畢竟非主線,沒有那種甜膩過多的描寫,很喜歡作者安排她們在某些瞬間隱微察覺對彼此的感情變化,在內心騷動與累積著,終於慢慢浮出水面也明瞭這份情感的名字,頗有年少初戀的青澀明亮氣氛。小琵是位會主動改變現狀、堅強無畏,令人望而心生憧憬的人,就像小太陽一樣照亮她所珍惜的人們,但即便如此小琵也是有著脆弱面的凡人,痛失重要之人的她也會迎來崩潰得黯淡無光的時刻,立場逆轉改由拉威鼓勵與安撫她的情緒。我十分喜歡小琵和拉威雙向救贖的關係,輪流成為彼此的英雄,互相將對方從習得無助的泥沼裡拉出來,讓對方重新感受到陽光的熱度,再度相信自己擁有去對抗幕後黑手的力量。

  小琵採訪拉威,邀請他一起探查安蒂失蹤案,那堅信其兄長絕非殺人兇手的態度和種種強韌無畏的調查舉措必然大大的安慰五年來活在兄長身亡與千夫所指的陰霾裡的拉威;而拉威真的是體貼暖男,不僅在查案過程中處處顧慮到小琵的安危和學業,提醒她莫過度熱衷調查而荒廢身體健康和前途,在小琵刻意甩下狠話想跟拉威保持距離時,拉威也沒有輕易中招,反而體察到小琵態度轉變的苦衷,折返回來表明心跡,讓沮喪的小琵猶如服下定心丸,重新振作擬定對抗兇手的策略。本來看兩人即將真的決裂,屆時小琵真的會孤立無援還很擔心,沒想到拉威隔天會回去找小琵,讓我不禁感嘆這就是能陪在女主角身邊的搭檔應有的敏銳和體貼啊。

  《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某方面稱得上是「資料須多方備份的重要性」的勸世故事,兇手為了阻撓小琵繼續追查而威嚇她的手段其實疏漏甚多,像是要求小琵帶著存放調查相關資料的筆電和隨身碟到指定地點銷毀,難道兇手都沒有想過小琵或許早已預留備份到雲端或其他硬碟?或者小琵也許會考慮到兇手僅是在遠方確認,視線不明的情況下會鋌而走險拿備份舊筆電和隨身碟佯裝自己有銷毀嗎?不過換個角度想,也可以猜想兇手的身心狀態已經很不穩定,因此顧不得手段是否萬無一失也要逼迫小琵終止調查。

  真兇快要揭露時,我簡直是迫不及待地一頁翻過一頁,看到小琵追蹤毒販霍伊時,我的腦袋同時迴盪著「小琵真是藝高人膽大」的念頭和「啊啊啊——小琵你這樣好危險啊!跑去對方的地盤釘孤枝,萬一對方直接把你滅口該怎麼辦啊?!」的吶喊。兩人運用手機APP尋找朋友功能成功找到幕後黑手,看小琵一直沒取消功能,我有猜到後面應該會再發揮作用,果然順利在關鍵時刻成為拉威和家人們找到小琵的線索,助她躲掉致命危機。

  安蒂.貝爾失蹤案終於揪出真正的犯人,沙爾的家人也能洗刷汙名,不再需要承受鎮民的欺凌和輕視,我很喜歡小琵和拉威一一解開盤根錯節的關聯時,呈現出背後的各種社會狀態。兇手當初會選擇沙爾成為替罪羔羊,除了他有「安蒂的男朋友」這一層關係以外,是否也隱約意識到印度裔出身背景能夠更加有便於推動查案負責人和社會大眾傾向有罪認定而選上他呢?這個安排或許是體現出種族歧視的心態終究未曾從人們心中根除。而安蒂價值觀的荒誕、待人處事上的殘忍則反映出家長教育兒女的影響,活在冷暴力和情緒勒索之下成長會扭曲一個人的心性和視野,若有一個人因此走上歧路,就有可能像蝴蝶效應般傷及更多本不該受傷的人。「勿以惡小而為之」正是安蒂和她父親的經歷帶給我的最大體悟。

  第一集算是快樂收場,小琵查出真正的幕後黑手、和拉威順利發展,但細瞧之下會發現還有很多伏筆未揭開,例如:記者史丹利和警察丹尼爾的關係、史丹利為何要拿鉅款給霍伊封口、麥克斯與霍伊為何相識、史丹利當初和貝卡交往只是巧合嗎?這些隱而未揭的伏筆彷彿暗示安蒂.貝爾一案還有更多未能揭露的內幕。查詢一下,本作已在第三集完結,本來想著麥田怎麼不盡快出版後續集數以助讀者解惑,但上網查詢外國讀者對後續集數尤其是第三集的迴響,看得我深受衝擊、驚慌失色。台灣目前只出版第一集,對我的心理健康或許才是最好的安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