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讀小說讓我淚流不止的是匪我思存《東宮》,兩本書的共通點都是以一個少女的視角零散敘述他們眼中的世界,所遇所見的人事物落在自己內心的重量與溫度。少女起初覺得無所謂,或以為自己還能支撐得住,然而當累積的事物愈來愈難以負荷時,終至沉沉地壓垮了自己,只能放棄了長久的堅持,選擇逃離一切。
杜予涵飽受母親重男輕女之苦,她拼命努力只為了獲得母親的愛,在高壓不平等的對待下,養成低自尊的性格,在感情面前卑微渺小如塵埃;梁少桓因身世遭人歧視,一家人從小為錢奔波,他宛如受傷的野獸,高傲倔強不讓人隨意靠近。晨羽生動刻畫兩人的孤寂無助,小學互動猶如歡喜冤家的兩人在一次次接觸裡瞭解對方,予涵獲得原生家庭體會不到的關懷、少桓擁有真心相伴的朋友,關係的變化是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回憶,即使當時不知道這些相遇對自己的意義,仍不是可用名字確切定義的情感,也無法輕言抹煞與對方一起經歷過的歲月。他們是在寂寞中互相依靠而萌生的愛情。
予涵無疑是令人心疼的女孩,出生起就被母親厭惡,即使如此仍不願放棄,期望努力能從滿臉恨意的母親換來對自己的愛,卻始終求而不可得,還未成長到足夠堅強就必須時時承受至親的侮辱,明明優異卻覺得自己毫無價值。理應保護他們幸福成長的家人/校園卻因為性別/身世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與信任,逼得他們只好自己自立自強,築起一道防衛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雖然我沒有兩位主角那樣的經歷,但閱讀過程中卻能理解同情他們的苦澀無奈,所以讀得很入神,直到臨近結局因為一連串的悲劇,讓兩人的生命走到近乎死路的選擇,我反而清醒,能以較客觀的態度看他們。原因有二,一我終究還是希望能有活路可走,但予涵不顧一切的決定讓我感到這麼下去她與少桓相愛的前方只有毀滅一途;二來我自己不太能同理為愛拋棄一切的奮不顧身心境,愛情不是我最重要的東西,所以這裡開始算是真正出戲了。倒不如說,我開始想吐槽那八點檔Style的超展開了。
少桓的世界一直很黑暗、很寂寞,一次次被人背叛,見識人情冷暖,他無法輕易敞開心房信任他人,也因此才會被予涵這個同樣滿身是傷的女孩所吸引,互相舔拭傷痕、尋求溫暖。我相信跟予涵相伴的時光帶給他片刻的幸福,但那段幸福不足以成為他繼續留在傷他一生的世界的動力。其實少桓最後的選擇讓我覺得很矛盾,他無意活下去,可竟然讓予涵懷孕,這⋯⋯(囧)
他的出現也讓予涵、予凡姊弟有了和解的契機,人如果處在自我貶抑、滿腹怨懟的情況下,內心只能一直在迷宮徘徊、找不到出口,自然無法察知其他被遺忘的事物,也許會變得像他們的母親一樣。就像予涵從未發現弟弟其實很希望擁有她的關心,發現自己竟然作出和母親一樣的遷怒行為,又把傷害傳承給弟弟;予凡在正視姊姊所承受的痛苦後,才思考起為什麼自己受到母親所愛,而姊姊永遠得不到。兩人注意到以前不曾關心的事情後,終於有解套的可能。
這種傳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壓迫真的很恐怖,最可怕的是當女性接受這一點、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後,反而比父權更壓迫,讓同為女性的人被迫承擔這不必要的束縛。予涵母親的厭女症不治療的話,恐怕等到予凡結婚生子,她會把同樣的壓力、侮辱施加在媳婦身上,沒準造就另一個予涵?前陣子聽過「一個女人若能活得毫無怨氣,就算對得起自己了」大概是這樣的一句話。若能活得毫無怨氣那就太好了。
除了不能理解後半段灑狗血不以外,前面有些劇情安排也覺得有些奇怪,雖然是安排予涵、少桓相熟的關鍵,但送考卷、作業到請假的同學家裡這不是日本少女漫畫常見梗嗎?台灣真的有這種事嗎?除此之外,其他都還好,儘管對連環悲劇橋段不滿,我仍覺得這是一部很優秀的現代愛情小說,將不相干的兩人愈拉愈近的過程描繪得絲絲入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